我省白山市江源区成功避让一起滑坡地质灾害
8月14日,我省迎来今年第7轮强降雨,省自然资源厅与省气象局经会商分析研判,向白山、通化等地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,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。白山市自然资源局、江源区自然资源局陆续发布地质灾害预警,组织相关基层部门单位加强巡查监测,做好防范应对。15日凌晨2时30分,群测群防员在雨中巡查中发现江源区滨江花园1号楼后侧山坡冒水,第一时间报告险情。江源区城墙街道接到报告后,迅速研判并发布转移指令,组织滨江花园小区1号楼临近山坡的7单元居民全部紧急转移避险,群测群防员立即逐户敲门通知居民连夜撤离,将该单元6户16人临时安置在城墙社区办公楼内。6小时后,该处隐患点发生滑坡灾害,滑坡体冲入居民住宅,由于撤离及时,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。
今年汛期,我省经历多轮强降雨,雨量大、频次高,地质灾害较常年明显增加。吉林省自然资源厅牢固树立“防大灾”理念,保持高度警惕,打好地灾防御“主动仗”,全力以赴严防死守,坚决守住安全底线。及时发布预报预警,突出“快速”“精准”,加强与气象部门会商研判,滚动发布区域地灾风险预警,延长预警预见期,最大限度争取应对时间。对地灾预警区域,逐点逐人“叫醒”“叫应”,确保第一时间采取响应措施。目前,全系统累计发布地灾预警128次,按照地灾预警范围,对8个市(州)32个县市启动7轮预警“叫应”;认真备战每一轮重要天气过程。认真执行雨情“三查”制度,省级地灾巡查指导组,在关键应急期驻守重点地区;市县自然资源部门班子成员分片包保,“干部+专家”工作组现场研判,认真开展雨前排查、雨中核查、雨后核查。汛期以来,全系统累计派出551个工作组2633人次,核查隐患5574点次,排危除险27处。组织18家地勘单位开展地灾技术支撑服务,累计对全省278处重要隐患点巡查3000次以上,提出防治建议173条。坚决贯彻“三个紧急撤离”原则,坚持“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”,按照隐患点发生强降雨时紧急撤离,隐患点发生异常险情时紧急撤离,隐患点险情不能准确判断时紧急撤离的原则,结合地灾区域预警信息,一旦发现险情征候,及时提醒基层单位组织转移避险。目前,各地已在207处重要隐患点开展182场避险演练、5234人参演;结合地灾预警信息,累计提前转移避险1116人次,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。